精氣神

回覆文章
崇祐
文章: 70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6日, 04:31

精氣神

文章 崇祐 » 2007年 6月 13日, 06:49

道家精氣神的修煉絕對不是專煉肉身的。精氣神的理解及修煉法非常不簡單,崔公入藥境及黃帝陰符三皇玉訣兩大著作就是專談後天及先天精氣神的修煉。


精:
「精」在道家稱之為元精。道家所說的元精是什麼 ? 太上道祖引用嬰兒的純陽狀態曰:「不知牝牡之合而羧作,精之至也」。天仙金丹心法說:「精者先天之氣,太極之根。形骸未判而蘊彩,鴻蒙乍解以成形,聚則團欒於二腎,散則洋溢愉四肢」,即是生命本有的自然功能,生命之根本,如嬰兒在不知有男女性慾的情況下生命本有的精氣,修煉之士在沒有絲毫慾念(而性器官本能仍存在)之情況下,自然就達到精「不還而還、不補而補」之境界了。至於精何以轉變成氣(煉精化氣),修士只有從身體力行,透過修煉方法(例如靜坐)去體會氣的變化了。
南懷瑾大師對煉精化氣的成就相有所解釋,「心空清靜,靜待睪丸和會陰收縮,覺得有一線力量自前向上循恥骨之內上衝至下丹田,與中宮(胃部)下降之氣機相接,產生無與倫比之快感,此即青春腺活力恢復,以上屬「感覺」之相。全身柔軟如無骨、乏力,渾身氣機在毫無覺受的狀態下充滿全身,天地一片(專氣柔至之相、渾沌境),鼻呼吸微弱接近停止,小腹開始有收縮放鬆(闔關、胎息之內呼吸境)」。
林明華大師對煉精化氣亦有所闡述,「輕下氣至會陰,或提氣由命門入背柱、慢慢引喉頭、再提至雙眉中心守之,嚥下一口水,氣旋旋而降與臍處會合;此時用金剛誦(連續發唵聲)大法從心臟啟動心質(氣、電),引煥然心光照射體淨使身如淨瓶(專氣柔至之相)」。

氣:
自古以來諸家多有所解釋,近代有人解釋成電磁波,但電磁波是電磁場在真空或物質中以波的形式振動並快如光速傳送,幅射出去即消失於空中。我們體驗或由許多神明畫像所看到的,神明頭部或全身呈幅射狀光圈(光輪燄體、神明茂)。若說光圈即是電磁波,則中心部份(即頭部或全身中心部)既是電磁場中心部位了。若是如此,電磁場中應有電或靜電氣的存在,即有一個穩定的、無形的、可移動的「電磁源體」存在了。但這是什麼?則又無從解釋。某密宗大師說牠是無形的電磁波,「物理學的電磁波是有形的,氣則為無形的電磁波」,更令人費解。既然用物理學的概念解釋得太牽強,不如仍然沿用古人的「氣」字來的好。日本人稱呼電為電氣,而氣則具有potential,(潛能、潛力、電位能)的意義。南懷瑾大師解釋說精是生命的「熱」、氣是生命的「力」神是生命的「光」物理的光、熱、力是能的不同形態。光具熱能(如凸透鏡聚太陽光可使火柴棒著火),熱能以光發散(如體育館的白幟燈因高熱而發白光),力能生熱、熱能推動車子等等都是具體的例子。人仍活著的時候說「精氣神」是生命的「熱力光」似無不可。
道家所稱的氣又分後天的氣與先天的,所謂坎水離火(後天的氣與神)、乾金坤火(先天的元元神)。崔公入藥鏡中「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第一個水為後天的氣、第二個水為先天的,火亦同;入手神氣相合坎離交,神氣大定乾坤交,一點落黃庭(壇中至丹田之間的上腹部,膀胱、脾、腎、肝、肺之中)。佛家說「心精」是生精氣的根源,而把精氣解釋成字面上的精神氣力。佛家重視「修心養性」,從思維的方法(持戒、修定、生慧三大原則)改變心地作為入手修行的根本,它的功效與成果是「神」「氣』俱修,與道家的上品丹法一樣;而極重視「清心寡欲」,自然也融會了「精」的修煉在其中了。

神:
司馬遷父子所說道家的神之觀念「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其也」,「神使氣,氣就神」。神者天地之德也,即元始之祖氣靜而為一、散而為萬物之元靈。俗稱的神,如正神、邪神、陽神、陰神、山神、河神、城隍、土地、英烈之神,不由胎誕之神等等…多半指的是後天之神(天地開闢之後感然而成)。
佛家說的神、神識仍是有情精靈,「神是神魂有情精靈,神識可思議」(佛學大辭典1823頁),與道家說的後天的神、神識同義。但道家返先天神識,即元神,「元神者無識、無知、無思、無慮,能主造化」。
道教所談的先天之神,如太上元始天尊、太上靈寶天尊、太上道德天尊之元氣,是未有天地之先,先有此神,是浩劫常存不壞不滅之元。道家修行的目的在於原本已墮在後天的你我元神,積劫修證,感先天真,藉後天的修行返先天,成就浩劫常存、不生不死、金剛不壞的法身(真人、是由先先元氣‧元神‧真意混合為一而成的)。佛教不談後天先天,縱使內涵先天,例如「大定」即是直攻先天的境界的了。細看之,佛道二家在律論上實有互補長短之處。
「煉氣化神』的成就相,僅就南懷瑾大師著作「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215頁摘錄概要如下,有關生理反應的變化:「除了渾身溫暖如春,祥和柔軟得猶如無身忘我,只有樂感,絕無任何稍微的苦痛反應。而身心內外猶如沐浴在一團光明的景象中,尤其頭部更為強烈。此時,感覺整個天地宇宙縮小的融於我的範圍,我與虛空渾然融成一體而不可或分的時候,便是煉氣化神的境界就要呈現在前了」,「當自我身心與天地宇宙渾然一體,融化在一片光明淨境中之時,那便是正好認識自己神我的初步現象。然後再進一步凝神聚氣,到達有無隨心,大小隨意,出入自由的程度,才能講到如何煉神,如何由靜坐而進入修道證道的境界。過此之後,如非德智兩足及褔慧圓融,無法再談由形而上的情況了」。

又,道藏「崔公入藥鏡』是由後天返先天精氣神的道學修煉指南,太上清靜經則是修道的心持,太上感應篇則可視之為修行戒條,有心者可懇求神靈恩賜早遇明師……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