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回覆文章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91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4年 5月 24日, 06:38

同學們:

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主題分享探討交流

於6月4日(星期三) 晚上21:00準時上課

請同學以心得分享或經驗交流……等自由形式

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一起交流學習


同學們請準時LINE喔!! 謝謝^^
佛說因果偈云 , 富貴皆由命 , 前世各修因 , 有人受持者 , 世世福祿深

若問前世事 , 今生受者是 , 若問後世事 , 今生做者是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91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4年 5月 24日, 06:52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但傳統上多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也有學者認為成書應在西漢中。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的醫療經驗,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進一步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了中醫學臨床規範,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願聞三陰?

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
佛說因果偈云 , 富貴皆由命 , 前世各修因 , 有人受持者 , 世世福祿深

若問前世事 , 今生受者是 , 若問後世事 , 今生做者是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91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4年 5月 24日, 07:26

陰陽離合篇第六參考白話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年,人體也與此相應。如今聽說人體的三陰三陽,和天地陰陽之數不相符合,這是什麼道理?

  歧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圍,及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天地之間,萬物初生,未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於陰處,稱之為陰中之陰;若已長出地面的,就叫做陰中之陽。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所以萬物的發生,因於春氣的溫暖,萬物的盛長,因於夏氣的炎熱,萬物的收成,因於秋氣的清涼,萬物的閉藏,因於冬氣的寒冷。如果四時陰陽失序,氣候無常,天地間的生長收藏的變化就要失去正常。這種陰陽變化的道理,在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規律,並且可以推測而知的。

  黃帝說:我願意聽你講講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

  歧伯說:聖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廣明,後方名叫太沖,行於太沖部位的經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上面的經脈,名叫太陽,太陽經的下端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其上端結于晴明穴,因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屬於陽,稱為廣明,廣明之下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脈,名叫陽明,陽明經的下端起於族大指側次指之端的歷兌穴,因陽明是太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厥陰為里,少陽為表,故厥陰之表,為少陽經,少陽經下端起於竅陰穴,因少陽居厥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少陽。因此,三陽經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陽主表為開,陰明主里為闔,少陽介於表裡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是各自為政,而是相互緊密聯繫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陽。
  

黃帝說:願意再聽你講講三陰的離合情況。

  歧伯說:在外的為陽,在內的為陰,所以在里的經脈稱為陰經,行於少陰前面的稱為太陰,太陰經的根起於足大指之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太陰的後面,稱為少陰,少陰經的根起於足心的湧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的前面,稱為厥陰,厥隱經的根起於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厥陰又位於最里,所以稱之為陰之絕陰。因此,三陰經之離合,分開來說,太陰為三陰之表為開,厥陰為主陰之里為闔,少陰位於太、厥表裡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調緊密聯繫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陰。陰陽之氣,運行不息,遞相傳注於全身,氣運於里,形立於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裡相成的緣故。


討論:

本次除了本文外有增添譯文部分 讓同學可以學習更簡單此篇中(有顏色部分討論)

1.三陽與三陰的經脈有哪一些 一共六條經脈??

2.(紅色)三陽有介紹三個穴道, 至陰 歷兌 竅陰 請大家三陽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3.(藍色)三陰有介紹三個穴道 隱白 湧泉 大墩 請大家三陰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6月4日(三) 晚間21:00 一同分享"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啟示
佛說因果偈云 , 富貴皆由命 , 前世各修因 , 有人受持者 , 世世福祿深

若問前世事 , 今生受者是 , 若問後世事 , 今生做者是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91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4年 6月 3日, 13:38

三陽脈:陽明,少陽,太陽
衍伸出來的是: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 · 手少陽三焦經 · 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 · 足少陽膽經 · 足太陽膀胱經

三陰脈:太陰,厥陰,少陰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 · 手厥陰心包經 · 手少陰心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 · 足厥陰肝經 · 足少陰腎經

接著我介紹每一個經脈得一個重要的穴道

大腸經:合谷
【功效】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調經引產
可以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齒神經痛,咽炎,扁桃體炎,吞嚥不利

三焦經:外關
【功效】:疏風、清熱、利脅
可以治療:感冒、肺炎、腮腺炎、中耳炎、遺尿、腕下垂

小腸經:後谿
【功效】開竅醒神、清熱舒筋、通督脈、固表汗
可以治療: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瘧疾、項強、落枕、急性腰扭傷

胃經:足三里
【功效】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降逆利氣,扶正培元
可以治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運動功能失常

膽經:風池
【功效】祛風,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
可以治療:高血壓,腦震盪,感冒,近視,電光性眼炎,視網膜動脈阻塞,青光眼,急性結膜炎,眼瞼下垂,面肌痙攣,蕁麻疹

膀胱經:委中
【功效】:泄熱、舒筋、利腰腿
可以治療: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急性胃腸炎、腓腸肌痙攣、下肢癱瘓、膝關節痛、風疹、濕疹、丹毒、癤、臀部毛囊炎

肺經:魚際
【功效】:清肺熱、止咳喘、利咽喉、消疳積
可以治療:發熱、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自汗、嬰幼兒腹瀉、扁桃體炎、胎位不正、拇指屈肌肌腱炎

心包經:內關
【功效】: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
可以治療:心肌炎、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要是激動起源失常)、高血壓、休克、頭痛

心經:神門【功效】安神寧心,清火涼營,清心熱,調氣逆
可以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舌肌麻痹

脾經:三陰交
【功效】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精宮,祛經絡風濕
可以治療:泌尿生殖系疾患,子宮出血,帶下,睪丸炎,急慢性腎炎 高血壓,失眠,濕疹,蕁麻疹,皮膚騷痒,糖尿病、神經官能症

肝經:太衝
【功效】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明目
可以治療:肝炎,高血壓,神經衰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滯產、月經不調、乳腺炎、乳腺增生,肋間神經痛、近視、視力減退、青光眼

腎經:湧泉
【功效】泄熱、降火、開竅、蘇厥
可以治療:休克、低血壓、高血壓、失語、精神分裂症、癔病、三叉神經痛、痛風、口舌潰瘍、扁桃體炎
佛說因果偈云 , 富貴皆由命 , 前世各修因 , 有人受持者 , 世世福祿深

若問前世事 , 今生受者是 , 若問後世事 , 今生做者是

頭像
昊麒
文章: 2451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2日, 04:16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昊麒 » 2014年 6月 4日, 04:54

「三陰」即是太陰、少陰、厥陰三經的總稱三陰

「三陽」則是太陽、陽明、少陽的通稱

至陰穴:
至陰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至陰穴五行屬金,而足太陽膀胱經五行屬水,五行相生,金能生水,至陰穴五行屬金,為本經之母穴,按「虛則補其母」之治則,凡本經之虛症,用至陰穴。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從頭至足,上循頭項,入絡腦,行經脊柱兩側,抵腰,穿過臀,入膕中,貫腨內,出外踝之後,至小趾外側。經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醫宗金鑑》記載:「婦人橫逆難產灸奇穴。即婦人橫產,子手先出,諸符藥不效者,灸至陰穴。」
臨床用至陰穴治療痛經,虛寒用灸,實症用針,療效佳。

湧泉穴
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主治疾病: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穴道指壓法治療腦溢血後的復原、穴道按摩治療膀胱炎、指壓法治療白髮等等
願誓成菩提

頭像
喬安
文章: 2422
註冊時間: 2008年 1月 25日, 09:01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喬安 » 2014年 6月 4日, 13:26

1.三陽與三陰的經脈有哪一些 一共六條經脈??
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而言。

2.(紅色)三陽有介紹三個穴道, 至陰 歷兌 竅陰 請大家三陽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井(金)穴。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布有趾底固有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及趾背動脈及趾底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主治頭痛,昏厥,鼻塞,目翳,鼽(鼻丑),滯產,胞衣不下,及胎位不正等。針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定位】
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解剖】
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跖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滯產。
②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
淺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艾灸至陰矯正胎位,成功率較高。
【備註】 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
艾灸該穴對糾正胎位不正有奇功,臨床上一般一到兩周就可以見效,且操作簡單,基本無副作用。

3.(藍色)三陰有介紹三個穴道 隱白 湧泉 大墩 請大家三陰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湧泉穴
別名:地沖穴
尋找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處。
主治疾病: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穴道指壓法治療腦溢血後的復原、穴道按摩治療膀胱炎、指壓法治療白髮等等。
人體穴位配合: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陰陵泉穴治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配水溝穴、照海穴治癲癇。配太沖穴、百會穴治頭項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穴義: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溫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天部橫向傳於然谷穴。
功能作用:散熱生氣。
《黃帝內經》:「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資料來源: http://cht.a-hospital.com/w/%E5%BC%80%E ... 5%E7%A9%B4
To live is to be being, not to be doing.
To encounter yourself is to aware your being.
So, being to yourself.

阿銘
文章: 2982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6日, 08:50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阿銘 » 2014年 6月 4日, 13:37

世間萬物的變化雖然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它的要領卻只有一個,這就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規律
陰陽不是主觀虛構的
而是對自然界天地人實際存在的現像觀察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
所以萬物的發生,因於春氣的溫暖
萬物的盛長,因於夏氣的炎熱
萬物的收成,因於秋氣的清涼
萬物的閉藏,因於冬氣的寒冷
這種陰陽變化的道理
在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規律,並且可以推測而知的

頭像
三乾子
文章: 1622
註冊時間: 2007年 9月 28日, 17:55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三乾子 » 2014年 6月 4日, 14:54

1.三陽與三陰的經脈有哪一些 一共六條經脈??
三陽分為1.手三陽+足三陽包括: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三陰分為1.手三陰+足三陰包括: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共計十二經脈被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主要根據臟腑、手足、陰陽而定名,陽為腑在外,陰為臟在內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1太陽經主「毛」為最外層。
2陽明經主「皮」為第二層。
3少陽經主「網膜或筋」為半表半裡的第三層。
以上主陽、主氣、主腑、主外。
4太陰經主「肉」為第四層。
5少陰經主「血脈或骨」為第五層。
6厥陰經主「網膜或筋」為半表半裡的第六層。
以上主陰、主血、主臟、主內。
六經是呈立體圓形,簡單說就是把人體由外而內分成毛、皮、肉、網膜、血脈、筋、骨。
氣血由太陽經(毛)流注到陽明經(皮)再流注到少陽經(網膜或筋),再進入太陰經(肉),
再進入少陰經(骨),再流注到厥陰經(網膜或筋),再由厥陰半表裡經流注至陽經,周而復始,
如環無端。

2.(紅色)三陽有介紹三個穴道, 至陰 歷兌 竅陰 請大家三陽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至陰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井(金)穴。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布有趾底固有神經,
足背外側皮神經及趾背動脈及趾底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
主治頭痛,昏厥,鼻塞,目翳,鼽(鼻丑),滯產,胞衣不下,及胎位不正等。
針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跖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現代常用於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艾灸至陰矯正胎位,成功率較高。
艾灸該穴對糾正胎位不正有奇功,臨床上一般一到兩周就可以見效,且操作簡單,基本無副作用。

歷兌穴:
足陽明胃經井穴,溜於次趾外側陷中內庭穴為胃滎,注入內庭後二寸陷谷穴為胃 ,
過於跗上去內庭五寸沖陽穴為胃原,自足跗直上循足脛歷腕上系草鞋處解溪穴為胃經,
又歷外踝上八寸豐隆穴為胃絡,結於膝下三寸三里穴為胃合,上膝循伏兔結於髀膝上起
肉處為中趾內間。
[主治]急性咽喉腫痛、便秘、鼻出血、愛做惡夢、胃痛多夢、靜心安神、鼻流黃涕、牙痛。

竅陰穴:
足少陽膽經井穴,趾岐骨間有俠溪穴為膽滎,俠溪上寸半有臨泣穴為膽 ,
俠溪上四寸五分有丘墟穴為膽原,外踝上四寸陽輔穴為膽經,外踝上五寸光明穴為膽合,
由是上走髀,分為兩歧,前者結伏兔,後者結於尻,直者上季脅,其支自陽白直下出膝外
循經抵外踝至足 入四趾之間。
[主治]偏頭痛、情緒問題(生氣或抑郁)、耳鳴、耳聾、失眠、月經不調、多夢。

3.(藍色)三陰有介紹三個穴道 隱白 湧泉 大墩 請大家三陰的三個穴道跟大家分享你查到的資料(最少一個)??
隱白穴:
足太陰脾經井穴(常用灸法),溜於節後陷中大都穴為脾榮,注於內側核骨下太白穴為脾 ,
循大趾本節後一寸公孫穴為脾絡,歷內踝前三分陷中穴之次。
[主治]崩漏(灸)、月經過多、各種出血症(鼻血、便血、尿血)、慢性鼻炎、腹脹、嘔吐、泄瀉、帶下、多夢。

湧泉穴:
足少陰腎經井穴,大趾貫爪甲後足小趾,趾下屬腎,外側屬膀胱,筋、脈俱起小趾之下,斜趨足心湧泉穴為腎井,
又斜趨內,自跟別至跟後踝中大骨上兩筋間有大鐘穴為腎絡,踝上二寸複溜穴為腎經,
上( 腿中肚曰 )。出 內廉結於內輔骨下陰谷穴之次為腎合,從是並太陽之筋上循陰股。
[主治]頭頂痛(少用)。

大墩穴:
足厥陰肝經井穴(孕婦、產后婦女不宜灸),肝筋、脈皆起於足大指外側叢毛之際,溜於趾縫中行間穴為肝滎,
行跗上注於本節後二寸動脈中太沖穴為肝 ,結於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之為肝經,循踝上五寸蠡溝穴為肝絡,
直上內輔骨下橫紋盡處曲泉穴為肝合,陰股五裡陰 之次。
[主治]崩漏(灸)、陰囊濕癢、疝氣、經閉、遺尿、降血壓。
盡心做了...不管結果如何...
不執著是否如意...順緣是福...

頭像
芳芳
文章: 4679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6日, 09:37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芳芳 » 2014年 6月 4日, 15:07

1.三陽與三陰的經脈有哪一些 一共六條經脈??

陰:太陰、少陰、厥陰;陽:陽明、太陽、少陽

圖檔


2.穴名 至陰
經絡 足太陽
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類別】
井(金)穴。《靈樞‧根結》:「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
【釋名】
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六十七穴之末,足太陽經脈由此下接足少陰,陽盡陰起,故名。
【位置】
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靈樞‧本輸》:「足小指之端也」;
《針灸甲乙經》:「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如韭葉」;即足小趾趾甲廓外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
【解剖】
神經:趾跖側固有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
血管: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
【操作】
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常用艾條溫灸15~20分鐘,艾炷灸3~5壯。
【功效】
祛風熱、利頭項、順胎產。
古典:頭重、鼻衄、瘛瘲、汗不出、煩心、項痛、目翳、小便不利、
胸脅痛、乾嘔吐、疝氣、死胎、胎衣不下,婦人橫產、痒疾、腳膝腫、
足下熱、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遺精。
現代:胎位不正、滯產、胎盤滯留。
【配穴】
痒疾之疼多:屋翳、至陰。
失精:中極、曲泉、至陰。
頭項痛:風池、太陽、至陰。


3.穴名 湧泉
別名 地沖
經絡 足少陰
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類別】
井(木)穴。《靈樞‧根結》:"少陰根于湧泉"。
【釋名】
形容水從地下涌出。穴為腎經井穴。位於足底,足少陰脈氣由此而上,
如泉水涌出。別名地沖(見《針灸甲乙經》),義同。
【位置】
束骨、湧泉穴位橫斷面 (引自《嚴振國穴位解剖》)
湧泉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後端連線的前1/3折點。
《靈樞‧本輸》:"足心也";
《針灸甲乙經》:"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針灸玉龍經》:"在腳底心,轉足三縫中;又以二指至足跟盡處折中是穴";
《針方六集》:"卷足第三縫中,與大指本節平等。"
【解剖】
肌肉:跖腱膜中,內有趾短屈肌腱、趾長屈肌腱、第二蚓狀肌,深層為骨間肌。
神經:趾跖側總神經。
血管:深層為足底外側動脈與脛前動脈吻合的足底弓。
【操作】
直刺0.3~0.5寸,如欲升壓以強刺激、久留針、持續或間歇運針為宜。
禁直接灸,艾條溫灸10~15分鐘。常用藥物敷貼法。
【功效】
泄熱、降火、開竅、蘇厥。
古典:喘逆、喉痹、身熱、虛勞、癲癎、癲狂、昏厥、嗜臥、善恐、氣上走、煩心、嘔吐、腹脹、
脅下支滿、黃疸、大便難、時泄、小便不利、血淋氣痛、頹疝、陰跳痛、陽痿、婦人無子、頭痛、
時眩、目無所見、鼻衄、咳唾有血、咽中痛、咽乾舌腫、喑不能言、舌急、陰虛牙痛、痿厥、
肩背項痛、腰脊如解、轉筋、筋攣、膝痛不可屈伸、足不得踐地、風疹、小兒驚風。
現代:咯血、休克、低血壓、高血壓、失語、精神分裂症、癔病、三叉神經痛、痛風、
口舌潰瘍、扁桃體炎、腮腺炎、滯產、小兒流涎、小兒夜啼,預防感冒。
【配穴】
癲癎:勞宮、湧泉。
風癎:神聰、強間、湧泉。
小腸連臍痛:陰陵泉、湧泉。
消渴:行間、湧泉。
休克:內關、足三里、湧泉。
「Do what thou wilt shall be the whole of the Law. Love is the Law, Love Under Will.」"
「你的意志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愛就是律法​​,愛在意志下。」

頭像
訢翎
文章: 1118
註冊時間: 2009年 6月 22日, 06:07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訢翎 » 2014年 6月 4日, 15:16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聯絡、運輸和傳導的系統。
其中十二經脈是這個系統的主幹,被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主要根據臟腑、手足、陰陽而定名,
包括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頭竅陰,經穴名。《針灸甲乙經》名竅陰。別名枕骨。屬足少陽膽經。
足竅陰,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竅陰。屬足少陽膽經。

竅陰穴:頭,指穴處的部位在頭部。竅,孔穴、空竅之意。陰,指穴內物質為陰濕水氣。
該穴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化為天之下部的滯重水濕雲氣。
本穴物質為浮白穴下傳的水濕雲氣,在下行本穴的過程中,水濕雲氣不斷散熱吸濕,
至本穴後則化為天之下部的滯重水濕雲氣,天之上部如同空竅一般,故名。

枕骨穴:枕骨穴。枕,睡眠時頭部的最低點也,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
骨,腎主之水也,此指穴內氣血為潤下特性的寒濕水氣。
枕骨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枕骨部位化為了天之下部寒冷特性的水濕雲氣。理同頭竅陰名解。


隱白,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
隱,隱藏;白,指「白肉」。喻其穴隱于赤白肉際處。
《靈樞‧熱病》:「去爪甲如薤葉」;即足大趾趾甲廊內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
刺激隱白穴:調血統血,扶脾溫脾,清心寧神,溫陽回厥。

玉玲
文章: 1340
註冊時間: 2007年 11月 14日, 04:03

Re: 103/6/4 心靈流轉:黃帝內經 "第六篇 陰陽離合篇 "

文章 玉玲 » 2014年 6月 5日, 02:26

走向:手之三陰,從胸走手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簡易記法:
兩手高舉,手心向前,陽面為手足三陽,從上而下,由指尖走向腳
陰面為手足三陰,從下而上,由腳走上指尖
要識迎隨,須明逆順。標幽賦此句之逆順即是經絡走向。
手三陽就是可曬到太陽的地方,也就是三條經(大腸經,三焦經及小腸經)經過的地方,
而曬不到太陽的手三陰就是那三條經(肺經,心包經及心經)所經過.
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而言。
傷寒病開始時,風寒之邪從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經脈深入臟腑,發病過程有特定規律。
中醫描述為由表入裡,正氣漸衰的過程。六經病的傳變,往往與正氣、邪氣、治療、體質等因素有關。
太陽病 指外邪開始侵犯表體階段。又稱為表證。
陽明病 指外源性風寒邪轉化為熱邪者燥邪,直接傳入臟腑,影響陽明經相關部位。亦可由於治療失當導致津液虛耗所引起。表現陽氣未衰,邪氣盛極的激烈情況。
少陽病 指表證未能及時緩解,病邪開始侵入內裡,但又未達內部陽明水平的過度階段,屬於半表半裡之證。
太陰病 病位在裡,表現虛寒濕證。是由三陽病傳入中焦,或脾胃素虛所致。
少陰病 表示病在心腎,出現嚴重虛寒,整體機能衰退情況。
厥陰病 病變的最後階段,正氣與病邪相爭。但身體正氣已衰,陰陽嚴重紊亂。證候表現極為錯綜複雜
總括來說,陽經病屬表、多熱證、實證;
陰經病屬裡、多寒證、虛證。
三陽經病治療,以祛除邪氣為主;
三陰經病治療,以扶助正氣為先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