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回覆文章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84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7年 4月 2日, 13:41

同學們: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主題分享探討交流

於4月5日(星期三) 晚上21:00準時上課

請同學以心得分享或經驗交流……等自由形式

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一起交流學習


同學們請準時LINE喔!! 謝謝^^
最後由 長髮魔女 於 2017年 4月 9日, 12:5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84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Re: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7年 4月 2日, 13:43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經集部〉
。據說是東漢攝摩騰、竺法蘭共譯,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的第一部重要佛教經典著作
,也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釋迦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
,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

本經是從不同佛經摘錄蒐集而成的抄經,對初期佛教的基本教義作簡要說明。
內容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綱領,說明出家、在家應精進遠離慾望,
由修布施、持戒、禪定而生智慧,即可得證四沙門果。

到宋朝時代,禪宗祖師加入許多禪宗的觀念及用語,後來與《八大人覺經》、
《佛遺教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
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
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七章 明來暗榭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
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
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第一階段討論

1.第十六章此段何解??

2.第十七章此段何解??

3.第十八章此段何解??

4.這三篇的感想??


第二階段由三乾子大師帶領

妞妞 瑜
文章: 611
註冊時間: 2014年 12月 31日, 14:39

Re: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妞妞 瑜 » 2017年 4月 5日, 02:27

1、想要悟道,不用向外求,道就在心中

2、自性本是清靜光明,並非從外而得的,只因被煩惱障蔽而不能顯見

3、很多看起來不能放手的東西,只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瞬間一個過渡

4、人心如水,靜則澄澈

頭像
昊麒
文章: 2445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2日, 04:16

Re: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昊麒 » 2017年 4月 5日, 11:41

1.第十六章此段何解??
求道則先清慾
心不清則道不顯

2.第十七章此段何解??
得道者心如明燈
掃除晦暗
光明一片

3.第十八章此段何解??
佛法無所不在
不可說,不可得,不可求
智者近之,鈍者無所見

4.這三篇的感想??
阿彌陀佛

頭像
長髮魔女
文章: 2884
註冊時間: 2007年 6月 1日, 16:27

Re: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長髮魔女 » 2017年 4月 5日, 13:23

1.第十六章此段何解??
我們常常因為自己有太多的障礙而讓自己有心性不明之處
也因為如此
我們需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
七情六慾是人的本能
也因為如此更不容易擦拭
但不代表無法印心

2.第十七章此段何解?? 
智慧可以照亮本心
智慧可以明心
智慧可以讓我們知道更多
能見道者就會常有智慧心

3.第十八章此段何解??
執著與放心只有一線之間
雖說不容易
但如果你明白自己的心
無與有也只是一線之間

4.這三篇的感想?? 
本心
初心
初衷
我想都一樣
因為一樣所以必須時時提醒自己

頭像
三乾子
文章: 1614
註冊時間: 2007年 9月 28日, 17:55

Re: 106/4/5 心靈流轉: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文章 三乾子 » 2017年 4月 5日, 16:00

第一階段討論

1.第十六章此段何解??
愛與貪欲人皆有之,卻也因為這樣的理所當然而原本的澄淨
也就蓋上了道道的漣漪,所以說有捨才能得,捨了這樣的原
本才能看到最初的透淨。

2.第十七章此段何解??
所謂見道,在於看見靈性的透淨,不管周遭環境是黑暗還是
絢麗,眼所見心所知就只是內心的那份純淨晶靈。

3.第十八章此段何解??
佛陀的法就是無須刻意,渲染,追求,解釋,一切都是一個
知而隨,一個悟而了。

4.這三篇的感想??
心透了開得智慧,靈淨了即現佛性,天地與自然,何者是我?
何者是佛?沒有答案,就是答案。


第二階段討論

1、列子御风而行〜從這個故事您看到了甚麼??
正道在於自在,自在關乎心靈而非境界。

2、许由不受天下〜從這個故事您看到了甚麼??
功名是因為需要所以挺身,真正的滿足在於心知。

3、惠施的大葫芦〜從這個故事您看到了甚麼??
真正的理是沒有道的,因為他不需方法,因為他
是被依循的,

4、宋人的秘方〜從這個故事您看到了甚麼??
用對了就是秘方,用錯了就是葡萄糖水。

5、无用的樗树〜從這個故事您看到了甚麼??
伯樂與千里馬,缺一都不成理,是遇到對的人,
也是自己擁有被需要的條件。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